澤瀉蕨

 澤瀉蕨屬鳳尾蕨科,在台灣為稀有之蕨類,常見的多為人工栽培,在野外僅中、南部地區曾經零星被發現過。它的葉片有營養葉及孢子葉兩型,兩者型狀類似,但葉柄長度不同,葉脈為網狀,孢子囊群則沿著葉脈著生,與多數鳳尾蕨科的蕨類不同。
澤瀉蕨
澤瀉蕨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澤瀉蕨個蕨資料:
學名:Parahemionitis arifolia (Burm. f.) Panigahi
分類:鳳尾蕨科\澤瀉蕨屬
生長環境:低海拔地區半遮蔭之土坡
頻度:★
生長習性:地生
根莖:具短直立莖或斜生莖
葉柄: 黑色,密生鱗片及多細胞毛。營養葉葉柄長約4至10公分,孢子葉葉柄較長,可達30公分
葉片:
  具營養葉及孢子葉兩型,兩者外型相似
  叢生,單葉,橢圓狀卵形,基部為心形
  長約4至10公分,寬約2至6公分
  散生鱗片及毛
葉脈:網狀,網眼裡無游離小脈
孢子囊群:沿網狀脈著生,沒有孢膜保護
觀察特徵
  具兩型葉,葉片為單葉,橢圓狀卵形,基部呈心形
  孢子囊群沿網狀脈著生,沒有孢膜保護


 澤瀉蕨在台灣是稀有蕨類,在野外只有中、南部地區曾經零星被發現過,喜歡生長在半遮蔭的土坡環境。
澤瀉蕨
澤瀉蕨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柄黑色,營養葉葉柄長約4至10公分,孢子葉葉柄較長,可達30公分。
澤瀉蕨的葉柄
澤瀉蕨的葉柄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柄密生鱗片及多細胞毛。
澤瀉蕨的葉柄
澤瀉蕨的葉柄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為單葉,橢圓狀卵形,基部為心形。
澤瀉蕨的葉片
澤瀉蕨的葉片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澤瀉蕨的幼葉。
澤瀉蕨的幼葉
澤瀉蕨的幼葉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表面散生鱗片及毛。
澤瀉蕨的近軸面
澤瀉蕨的近軸面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背面散生鱗片及毛。
澤瀉蕨的遠軸面
澤瀉蕨的遠軸面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脈網狀,網眼裡無游離小脈。
澤瀉蕨的葉脈
澤瀉蕨的葉脈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孢子囊群沿網狀脈著生,沒有孢膜保護。
澤瀉蕨的孢子囊群
澤瀉蕨的孢子囊群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澤瀉蕨的孢子囊群
澤瀉蕨的孢子囊群
(2016.8.1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